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在產業變革的背景下,我國就業在形勢穩定的同時也顯現出新動向。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從新興產業“搶人”到現代服務業人才需求增長,產業發展對就業的帶動效應愈發顯著。企業與人才的“雙向奔赴”,正共同勾勒出就業市場的未來圖景。
??新興產業成人才“引力場”
??“畫肖像”的畢加索機器人、現場奏曲的貝多芬機器人、吟詩頌詞的李清照機器人……走進山東濟南銀座商城6樓的EX未來科技探索中心,人形機器人引來很多人前來打卡。這些機器人均出自大連蒂艾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EX機器人公司”)。
??“目前,企業正在積極探索建設未來科技體驗文商旅綜合體項目,打造‘百城百館’,實現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的突破。掌握機械自動化、人工智能等‘硬知識’,產品策劃、場景設計等‘軟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成為企業緊缺?!盓X機器人公司總裁李博陽表示。
??不僅是人形機器人,隨著低空經濟快速發展,無人機飛手、技術研發等崗位也炙手可熱?!白鳛閲鴥仁准耀@得適航認證受理的企業,沃飛長空目前對低空飛行器研發類人才需求較多,同時也發力挖掘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等領域人才。”沃飛長空首席人力官戴馨說。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人形機器人、新材料、智能硬件等領域招聘職位數同比分別增長398.1%、72.1%、50.3%。
??“以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迅速崛起,成為吸納高質量就業、帶動創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產業結構加快升級,高技術、高附加值崗位需求日益旺盛,呈現量質齊升的特點,體現了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的轉化,就業市場結構優化趨勢顯著?!笔锥冀洕Q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表示。
??服務消費新需求催生就業新機遇
??江西瑞德制藥有限公司的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專注調試藥片制作參數。從他們手中誕生的“非羅考昔咀嚼片”,幾個月前被農業農村部授予二類新獸藥證書。這是國內專門用于緩解犬類骨關節炎慢性疼痛的靶向治療藥物。
??“目前,公司正在打造從研發到銷售的完整寵物醫藥供應鏈,對寵物醫藥類人才需求缺口較大,當前主要招聘崗位為寵物產品研發、分析檢測等,數量約占現有員工總數的30%?!苯魅鸬轮扑幱邢薰矩撠熑撕裾湔f。
??“當前江西寵物經濟相關企業約有11.5萬家,主要集中在南昌和贛州兩地,其中,寵物醫生、營養產品研發、寵物品牌管理等崗位比較緊缺?!苯魇櫸镄袠I協會理事長胡曼麗說。
??為寵物來一次精致SPA、一鍵下單享受上門清潔服務、為愛車定做一身車衣……消費者對個性化、高品質服務需求增長的同時,也推動相關崗位專業化、細分化,拓寬了就業新空間。
??多家招聘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現代服務業招聘需求增勢亮眼,寵物服務、汽車后市場、養老看護、在線生活服務等行業增速較快。智聯招聘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寵物服務以72.2%的招聘職位數增速居所有服務行業之首。
??政策支持讓就業“長”在產業鏈上
??真正讓就業“長”在產業鏈上,需要政策持續發力。當前,多地多部門積極發力,促進就業與產業“共舞”,以系列惠企穩崗政策、加強技能培訓等“組合拳”挖潛擴容新崗位,穩定就業大局。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從七大方面提出舉措,釋放助企積極信號。
??“培訓后才摸清,原來還有這么多優惠政策能減負增效?!闭憬瓊ッ魇⑶嗄茉葱虏牧嫌邢薰靖笨偨浝黻惽Хf,通過溫州人社部門培訓,企業了解到尚未享受的一次性擴崗補貼等利好政策。目前,該企業已享受用人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社保補貼120.21萬元,110名員工享受高校畢業生就業補貼113.5萬元。
??人社部推出的一系列“真金白銀”措施落地見效,激發了更多企業活力。上半年,失業保險降費率為企業減少用工成本超900億元,向81.5萬戶次企業發放穩崗資金62億元,支持培訓等促就業支出113億元。
??聚焦產業變革下的人才新需求,多地緊抓重點產業、新興產業等急需技能,通過培訓班、人才補貼等真招實措精準對接企業人才需求。
??放眼全國,從今年起連續3年,我國將圍繞康養托育、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新職業等重點領域,每年補貼職業技能培訓1000萬人次以上。
??經濟回升向好的基本面不變,就業“穩”的態勢也不變。張成剛指出,從發展趨勢來看,數字經濟、綠色低碳、民生服務、區域融合發展等都將成為持續釋放就業潛能的重要領域。
??“未來,應繼續促進職業技能培訓與產業前沿結合,推動勞動力市場政策適應就業市場靈活轉型趨勢,制定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相關政策,進一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睆埑蓜傉f。
2025-08-01 10:56:417月25日,位于全國農業展覽館的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現場,160余家國企、民企和事業單位等用人單位參會,帶來近2600個就業崗位,現場氣氛火熱。
??北京市就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7月至12月,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在全市范圍內啟動實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其間將陸續開展暑期服務月、實名幫扶、就業權益護航等多項活動。
??這場辦在“春招”之后、“秋招”之前的招聘會,為畢業生搭建了求職的橋梁。留學生吳闖忙碌地穿梭著,他準備充足,不一會便投遞出了多份簡歷?!胺献陨砼d趣愛好、提供較大成長空間是我求職的標準,這場招聘會的企業規模都很大,感到很方便?!彼f。
??記者在招聘會現場看到,考慮便利畢業生就近就地就業,招聘會設立中心城區、平原新城和生態涵養區三個區域,從投資崗、算法工程師、管培生,到線上運營、安全專員、技術員,各類崗位一應俱全。
??來自昌平區的北京八達嶺精奧萊商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經理蘭宇欣介紹,為適應企業高質量發展需求,今年企業擴大管培生招聘規模,畢業生經過輪崗制學習后將優先分配至營運和市場崗位。“這是我首次帶隊參加校外招聘會,能與畢業生面對面交流,極大提升了招聘精準度。”她說。
??本次招聘會采用“1+2+3”招聘模式,即舉辦1場線下招聘會;同步開展網絡招聘、直播帶崗2個線上活動;開設AI求職互動區、職場禮儀指導區、專家職業指導區3個特色服務區。同時,招聘會還邀請了6家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參加,可提供計算機軟件測試、多媒體制作、咖啡烘焙等培訓課程,助力青年群體提升職業技能。
??圖為7月25日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的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新華社記者 陳旭 攝
??據悉,系列活動期間,北京市各級人社部門將聚焦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需求,開展暢通就業服務渠道、落實實名幫扶機制、加密招聘對接活動、提升求職就業能力、全力抓好困難畢業生幫扶、深入推進青年就業啟航計劃、做好檔案服務、大力實施就業權益護航行動等11個專項行動,助力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高質量就業。
2025-07-26 10:24:53 就業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較一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記者近日在湖北、四川、陜西等多地采訪感受到,面對更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各地把就業工作擺到突出位置、加快推出支持政策,廣大企業奮力拓市場納人才,多方全力以赴穩就業惠民生。
??堅持就業優先,努力增強穩崗促就業能力
??位于荊州的湖北五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全自動生產線有序運轉,機械手臂靈活抓放。一塊塊玻璃經多道工序,變成一個個晶瑩透亮的小棱鏡。
??“加載了棱鏡的手機鏡頭能實現高倍變焦,可拍攝范圍更大、距離更遠,現在棱鏡產品供不應求,客戶天天催單,今年新增了兩條生產線。未來隨著手機拍攝功能不斷升級,市場需求將持續擴大?!惫救肆Y源總監羅義兵告訴記者,今年荊州工廠新增了500名左右員工,為招聘規模最大的一年。
??作為一家主營光學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今年以來,在消費電子行業回暖帶動下,五方光電經營態勢良好。在傳統濾光片銷量持續增長的同時,企業緊盯市場需求,加大投入開發棱鏡等新產品,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2億元。
??約1.9億戶經營主體撐起了中國經濟基本面,是穩住就業大盤的關鍵。
??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5.3%,經濟持續向好有力支撐了就業改善。4、5月份,隨著生產經營旺季到來,勞動力市場活躍度提升,失業率分別降至5.1%、5%;6月份,就業總體穩定,失業率保持在5%的水平。
??從勞動力市場看,一些行業用工需求持續下滑,但隨著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深入推進,消費穩健增長,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招聘需求顯著提高。
??據智聯招聘數據,二季度人形機器人、新材料、智能硬件等行業招聘人數同比分別增長398.1%、72.1%、50.3%,寵物服務、汽車服務、養老看護、游戲、在線生活服務等行業招聘人數同比增幅均超過30%。
??經濟大盤支撐就業的同時,多地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為企業穩崗、就業增長添動力。
??今年以來,四川萬物潤澤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通過社會招聘、定向招聘等方式,吸納70余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穩定就業。在政策支持下,今年上半年企業享受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共計64.8萬元。
??“給困難人員提供一定崗位,也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部分?!惫鞠嚓P負責人表示,“政府的支持給我們更多激勵,增強了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吸納更多人員就業的能力?!?/p>
??抓好重中之重,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7月17日至18日,廣州市舉辦2025年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招聘活動。200家單位、超2000個崗位,吸引不少大學生前來投遞簡歷、尋找合適崗位。
??2025屆工業設計專業本科畢業生何同學告訴記者,由于自己在大學期間實習經歷較少,所以找工作時競爭力不強,一直沒有落實單位??吹浆F場來了一些科技企業,打算去細問一下招聘條件。
??2025年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達1222萬人。7月畢業季,多數高校畢業生已進入就業市場,但還有部分離校畢業生仍未落實工作。各地將高校畢業生就業當作頭等大事,以就業服務攻堅為牽引,多措并舉促進這一重點群體就業創業。
??盡管已是暑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負責就業工作的老師們依然在校園里忙碌。
??“這個暑期全程開展2025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空中雙選會、2025屆補錄暨2026屆實習生空中雙選會、2026屆提前批空中雙選會等云端招聘活動,涵蓋學校所有專業,為畢業生提供充足崗位?!睂W校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張博說,預計明年畢業生規模還將增加1000人,達到1.1萬人左右,必須早謀劃、早行動。
??著眼新興產業急需的知識和技能要求,精準匹配企業對復合型人才需求,教育部不久前部署實施高校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雙千”計劃,推動各地各校建設2600余個“微專業”和1100余門職業能力培訓課程,幫助學生補齊知識和技能結構短板,在離校前提升就業能力。
??“我們聚集國家‘急需緊缺’人才,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應用等重點領域,已開設27個‘微專業’,強化供需適配,畢業生去向落實率保持在95%以上?!睆埐┙榻B。
??江西加力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崗位挖潛擴容,支持重點群體就業;重慶實施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行動計劃;吉林組織人社部門干部聯系省內69所高校,開展政策宣傳、協助就業指導……一系列務實舉措促進畢業生更好就業,為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注入青春力量。
??持續聚力攻堅,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2025年時間已過半。下一步在哪些方面持續發力促就業?
??“隨著促就業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就業‘穩’的態勢有望延續。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結構性矛盾更為突出,部分勞動者就業增收困難增多?!敝袊戮蜆I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表示,接下來還需聚力攻堅,全力應對外部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變化對就業的影響,多措并舉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當務之急,是加快推動一系列助企穩崗擴就業政策落地見效。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提出7方面政策舉措。其中,擴大穩崗擴崗專項貸款支持范圍、提高相關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擴大社會保險補貼范圍等一攬子新舉措,釋放諸多積極信號。
??企業穩則崗位穩。
??今年一季度,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已為企業減少成本456億元,向58.8萬戶次企業發放穩崗資金35.2億元,支出就業補助資金238億元,發放穩崗擴崗專項貸款1563億元……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將挖掘更多穩就業空間。
??聚力攻堅促就業,也要拉動技能培訓新引擎。
??“就在畢業前夕,我了解到成都高新區有免費的重點群體技能培訓班,其開設的網絡與信息安全方向課程和我的專業很契合?!?025屆畢業生郭桓江說,有大學專業基礎再加上實操培訓,自己已經入職一家科技公司成為AI訓練師。
??不僅是成都。各地正通過大規模開展面向企業職工、重點群體的專項培訓,優化人才供給、提高就業質量。
??按照部署,從今年起連續3年,我國將圍繞康養托育、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新職業等重點領域,每年補貼職業技能培訓1000萬人次以上。
2025-07-22 10:45:57英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報告說,受勞動力成本上升影響,英國就業市場持續低迷,失業率升至多年來新高。
報告數據顯示,今年3月至5月,英國16歲以上人口失業率達到4.7%,同比和環比均有所上升,達到4年來最高水平;同期,英國登記在冊就業人數同比下降0.3%,環比下降0.2%。
報告援引國家統計局調查結果說,英國一些企業可能不再招聘新員工,或者不再填補離職員工的空缺。有分析認為,隨著雇主的國民保險繳費上調,企業在招聘方面更加謹慎。
英國商會公共政策副總監簡·格拉頓表示,此次公布的數據顯示,隨著失業率上升、職位空缺減少以及工資增速放緩,英國勞動力市場持續走軟。她認為,英國工資增幅仍然跑贏通脹,但企業的用工成本壓力正在持續侵蝕運營利潤。
2025-07-20 08:48:04高薪招聘 跨界需求大
??畢業季AI人才就業火爆
??拿到畢業證的第二天,劉澤坤就以校招生身份入職了美團的配送部門,他笑稱自己正在適應從學生到打工人的身份轉變。
??劉澤坤所在的崗位叫高性能計算工程師,主要涉及大規模計算任務的優化與加速,利用并行計算、異構計算等技術提升計算效率,屬于人工智能相關崗位之一。
??今年4月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區域競爭力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長率。人工智能既促進了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如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智能家居等,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催生不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AI相關崗位成了就業市場的“香餑餑”。
??AI相關崗位增多 薪資優厚競爭激烈
??這幾天,黎科霖正忙著租房,這個月中旬他就要入職中國石油集團昆侖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從事數智化和信息工程崗位工作。
??隨著國企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AI技術正重構生產與管理流程。投遞簡歷的過程中,黎科霖發現,相較于前幾年自己本科畢業時,央企或其他國企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不僅崗位數量在增長,招聘人數也在增加。
??互聯網企業也掀起了AI人才招聘熱潮。根據智聯招聘今年2月發布的數據,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業求職人數同比增長33.4%,位居行業第一,人工智能工程師也以69.6%的求職增速躍居職業榜首。以阿里巴巴集團為例,該公司2026屆春招開放的崗位超過3000個,AI相關崗位占比接近50%。
??“以前人工智能可能更偏理論概念,現在真正落地實踐,應用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求職時,劉澤坤還發現,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向更多場景延伸,就業機會變得更加多元化。
??即將入職騰訊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算法工程師崗位的蘇思桐也有同感。在去年秋招中,這位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生發現,車企和手機廠商對AI人才的需求遠超她的預期,從智能座艙里耳聽八方、隨時互動的多模態語音助手,到手機按下快門后秒級優化的AI修圖算法,AI崗位已經從純技術領域走進更多傳統行業。
??劉澤坤則很慶幸自己的“轉行”。大二時,他所在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選拔優秀本科生提前進入本研一體化培育。他抓住了這個機會,通過面試后,從原來的石油類專業轉到了人工智能專業。據他觀察,互聯網企業算法崗位的起薪,通常在一年40萬元左右,行業平均水平在45萬元至50萬元之間。
??記者在各大招聘平臺檢索發現,人工智能相關崗位的待遇優厚。在AI大模型DeepSeek今年2月發布的招聘中,大部分崗位的起薪在每月兩萬元以上,其中,核心系統研發工程師(校招)的薪資范圍為每月6萬元至9萬元?!昂贾萘↓垺敝坏挠顦淇萍及l布的“機器人控制算法專家”崗位,年薪可以達到130萬元。
??盡管AI崗位市場需求旺盛,但受訪者們普遍表示,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競爭還是很激烈。黎科霖曾經應聘一家研究院與智能化相關的崗位,報名人數非常多,最終入圍筆試的名單上,不乏海內外頂級名校的候選者。
??劉澤坤投遞了50余份簡歷,獲得了20多次面試機會。其中,不少公司設置3輪專業面試,部分甚至會進行4輪評估?!案偁幏浅<ち?,”他說,很多終面通過的候選人也可能面臨漫長的等待期,企業將合格者放入人才池,再根據院校背景和綜合素質淘汰一批人。
??蘇思桐也提到,開源大模型的爆發性增長正大幅降低AI行業的技術門檻。各類實戰教程在網上激增,想要涌入這個行業的人也越來越多,競爭也變得更激烈。記者發現,在社交平臺上,相關的筆試和面試經驗帖逐漸衍生為一門課程,跨專業的畢業生試圖借助知識付費,躋身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風口中。
??AI創業者“沖浪” 跨界需求增加
??企查查數據顯示,近10年,我國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注冊量基本逐年增加,截至4月28日,2025年我國已注冊21.4萬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相比2024年同期注冊量增加36%。企業存量方面,我國現存217.8萬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超六成企業成立于3年內,其中成立1-3年的企業最多,占比36.7%,成立1年內的企業,占比26.3%。
??去年2月,在算力服務市場尚處發展階段時,95后創業者郭泰彪創立長沙云邊智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通過邊緣智能算力網絡的技術創新,在保障企業數據安全的同時,降低大模型推理成本,從而幫助中小企業將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成本降低一半。
??郭泰彪表示,從公司的快速發展來看,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正經歷爆發式增長,這種增長必然催生多層次的人才需求,產生大量的就業機會。一方面,大模型研發、算法設計等技術崗位繼續擴容;另一方面,不少AI相關崗位正在升級轉型。他以數據標注崗為例說明,“這個崗位早期被視為簡單重復勞動,但是現在,數據標注對參與人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醫療、金融或者法律數據標注等高附加值領域,已普遍要求從業者具備博士學位或垂直領域專家資質”。
??AI技術正加速滲透并深度賦能千行百業,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聘才貓人力資源AI大模型CTO陳浩表示,“如果說2023年是通用大模型元年,2024年就是垂類大模型元年,2025年被視為AI智能體應用大規模落地的元年。”在他看來,兩種大模型是“全科醫生和??漆t生的區別”。垂直大模型已經覆蓋醫療、教育、人力資源、營銷、工業制造等領域,釋放了更多的AI人才招聘需求,尤其是跨界人才。“拿醫療大模型來說,不僅要求求職者具備模型調優水平,還要兼具醫學知識儲備,確保智能體應用的有效落地。”
??西南石油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屆碩士研究生李益彰就是這種跨界AI人才。他認為與其在Java、C++等傳統編程語言賽道內卷,不如做一個既掌握人工智能技術,又懂石油能源開發規律的“雙料”工程師,“掌握的業務越多,不可替代性就越強”。
??“跨界人才在AI應用領域具有獨特的復合優勢。”蘇思桐表示,雖然他們的算法基礎可能不及科班出身的AI研究者,但其深耕垂直領域形成的知識壁壘,往往成為技術落地的關鍵門檻。
??補齊人才短板 高校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專業
??2019年,人工智能被正式納入本科專業目錄。記者檢索發現,短短幾年間,我國已有超500所高校開設人工智能專業或成立專門學院。2024年,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紛紛將人工智能(AI)引入課堂,并啟動各種人才培養計劃。
??今年4月,教育部更新《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增列了29種新專業納入今年高考招生。其中,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視聽工程、數字戲劇等專業引人注目,體現了人工智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旺盛人才需求。
??從今年各高校的本科招生計劃來看,清華大學將成立新的本科通識學院,立足人工智能與多學科交叉融合,著力探索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范式,培養具有深厚AI素養、掌握AI技術、具備突出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同濟大學新增AI拔尖班,人工智能與理、工、醫、文融合發展的學科創新發展戰略布局初步顯現;北京師范大學在今年3月推出“漢語言文學+人工智能”雙學士學位培養項目后,4月“官宣”新增人工智能教育本科專業,著力推進學科深度交叉融合。
??為培養更多實用型、復合型和緊缺型人工智能應用人才,今年年初,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面向企事業單位和行業協會征集一批“人工智能應用”領域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推動高校加快適應人工智能發展對人才需求、就業服務等提出的新要求,幫助用人單位培養和招聘更多實用型、復合型和緊缺型人工智能應用人才,更好促進校企人才供需對接。
2025-07-04 14:32:45